展商动态 » 喜迎开门红!我国汽车产业加快破“卷”向“新”步伐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其中,乘用车产销同比双增,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表现持续良好。今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迎来“开门红”,既是多重提振消费政策措施加速落地、各大车企产品密集焕新的良好成果,也反映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巨大潜力。

车企财报陆续发布,这些特征值得关注

近期,我国上市车企2024年财报相继公布,主力车企销量增长态势稳定,营收和盈利持续改善。从上市车企财报可以看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哪些新特征?

自主品牌车企“三强”净利超百亿,行业“标杆”作用凸显。比亚迪、吉利、长城三家自主品牌车企净利润超百亿。比亚迪全年销量427万辆,营业收入达到7771亿元,净利润超过400亿元,实力领跑全行业。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以2000亿级营收、百万级销量、百亿级净利润在全行业表现突出。研发投入力度大、成果落地见效快、战略转型能力强,多重优势驱动自主品牌车企“三强”加速领跑。2024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达542亿元,研发人员数量超12万人,居全球第一。吉利汽车实施弹性布局调整,通过传统燃油车业务与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实现净利润水平创历史新高。长城汽车通过提升高单价车型占比、加快海外建厂等策略实现净利润高速增长。

“新势力”车企发展潜能显现,品牌分化趋势明显。随着规模效益的逐渐显现及创新成果的加速落地,“新势力”车企的整体盈利能力逐步提升。赛力斯在一众“新势力”车企中脱颖而出,实现归母净利润从亏损24.5亿元向盈利59.5亿元的强势转变,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300%,小鹏、零跑、极氪等车企的亏损额度大幅收窄、毛利率显著改善,预计将在不久后扭亏为盈。但与此同时,受定价策略、运营成本等综合因素影响,部分“新势力”车企净利润表现承压较大。2024年理想汽车净利率下滑至5.6%,蔚来汽车净亏损同比扩大8.1%,两家车企运营成本同比增长均在20%左右。

汽车出口增长强劲,海外市场拓展加速。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出口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从财报数据来看,2024年,长城汽车海外销量达到45.1万辆,同比增长44.6%,海外营收达到802.5亿元,同比增长51.5%。长安汽车海外销量为53.6万辆,同比增长49.6%。海外营收达到324.3亿元,同比增长57.9%。广汽海外营收达到117.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12.6%。与此同时,长安、广汽等海外毛利率均表现良好,较境内毛利率高出10%以上。

破“卷”向“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哪些新趋势?

虽然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成就瞩目,但也要看到现阶段行业内存在的价格竞争、产品同质化、夸大宣传等“内卷”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行业企业应重点把握好四个转变:一是从注重规模增长向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转变,把竞争重点从拼价格转到提质量、优服务上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底层技术创新转变;三是从汽车产业向多产业融合转变,发挥汽车产业的带动效应,加快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深度融合,实现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四是从单纯出售产品向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转变。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汽车行业要坚持技术创新、营销守正,应该为消费者负责,拒绝夸大式宣传、拒绝透支性营销。

持续关注长里程续航问题,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瓶颈。续航里程与充电效率一直是新能源汽车亟待攻克的核心痛点。正在举行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各大车企竞相展示最新充电续航技术成果,比亚迪5分钟补能400公里的“兆瓦闪充”技术、华为“一秒一公里”的液冷超充桩、极氪1.2MW全液冷充电桩……未来,各大车企将持续深耕新能源汽车充电及续航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续航自由”时代。

兼顾安全保障与辅助驾驶,推动智能化发展行稳致远。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指出“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并对汽车企业的辅助驾驶测试、宣传、风险管理、功能安全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企业端,华为携手11家车企发起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推动行业从“功能竞赛”转向“安全与信任竞争”。未来,行业各方将携手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与安全并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

行业重组整合向纵深推进,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与跨越式发展,但行业集中度偏低、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压低了行业整体的利润率。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表示,汽车行业整合是大势所趋,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集中央企的研发制造和市场等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目前,整车央企战略性重组步伐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4月11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正式确认,长安汽车与东风集团的战略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双方正共同推进相关工作。未来,由央企引领的汽车行业整合发展将向纵深推进,引领我国汽车行业集聚优势资源,实现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供应链集约化整合、市场与品牌协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迈入汽车“出海”新阶段。截至目前,我国汽车出口量已连续两年居全球首位,各大车企海外销量与利润增长强劲。但现阶段我国汽车出海仍面临贸易壁垒、技术标准与法规差异、本土化生产、品牌形象与溢价能力等一系列挑战。当前,各大车企正通过海外建厂、技术输出、供应链本土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方式重塑汽车出海新模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全球化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必由之路,他提出“技术出海”理念,通过新能源、智能化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


返回顶部